7月28日至8月2日,在威廉体育williamhill官网“助梦扬帆”项目支持下,williamhill威廉希尔官网以“AI赋能航空航天”为主题,组织20余名本科生前往新加坡开展实践活动。本次活动通过学术交流、顶尖学府参访与文化探索,助力学生在专业精进与跨文化认知方面共同成长。
峰会论道:AI赋能空天
参与ICASSE2025国际学术会议是本次活动的核心环节。为期两天的会议为学生提供了与全球学者交流的平台。同学们积极参与海报展示环节,围绕“AI模型预测旋流器流场”、“基于AI的反无人机对抗方案”等前沿课题,与多伦多大学等国际知名院校的专家进行交流探讨。

与国外专家展开交流
会议共展出来自上海交大、慕尼黑工业大学亚洲校区、泰国清迈大学等高校的31份高质量学术海报,研究涵盖智能感知、飞控建模等多个前沿领域。经20名专家组成的国际评审委员会投票,上海交大学生陈炫羽、昝博涵、王源以及慕尼黑工业大学亚洲校区的罗浚雄荣获“最佳海报奖”。

“最佳海报奖”获奖照片
会议期间,同学们全程参与了“智能飞行器”、“自主导航”等专题论坛,认真聆听主旨报告,积极参与互动提问,深入了解了航空航天与AI交叉领域的最新进展。

ICASSE 2025会议现场
ICASSE 2025会议合照
名校探访:深化交流合作
深化国际教育合作是此行的重要目标。首站,同学们参访了慕尼黑工业大学亚洲校区(TUM Asia)。HERMANUTZ Andreas教授介绍了校区概况,并系统讲授了飞机结构设计与材料应用等专业知识。

HERMANUTZ Andreas教授授课
与TUM师生的集体合照
在南洋理工大学(NTU)卫星研发中心(SaRC),Lim Wee Seng老师介绍了中心自2011年首次发射XSAT卫星以来的发展历程。截至2025年,SaRC已成功设计、建造、测试并运营了13颗卫星。同学们就卫星设计、发射选址等与专家进行了交流。

参访NTU的卫星研发中心
行程尾声,同学们访问了新加坡国立大学(NUS)。曾开阳教授介绍了研究生培养情况,并带领大家参观了氢能研究中心。前沿的科研设备和严谨的研究氛围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印象。此次探访增进了对新加坡高等教育优势的了解,为未来双方在科研合作与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奠定了基础。

参访NUS的氢能研究中心
文化体验:感受狮城魅力
学术探索之余,同学们也深入体验了新加坡的城市文化。国家博物馆通过历史档案与多媒体展示,呈现了新加坡在国防科技、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历程;鱼尾狮公园象征着城市的开放与包容;滨海湾花园融合未来科技与自然生态,展现了独特魅力。探访“全球最佳机场”——樟宜机场,同学们对新加坡“花园城市”的称号有了更鲜活的认识。将“花园”理念融入交通枢纽的巧思,让大家真切感受到新加坡对城市建设的极致追求。

参观新加坡国家博物馆
打卡滨海湾花园
探访樟宜机场
行 思 录
此次行程最令我难忘的便是沉浸在ICASSE 2025会议和高校参访的学术氛围中。我深深感受到,最前沿的技术并非空中楼阁,它背后必须有严谨的理论推导与可解释性作为支撑,并通过大批量的实验验证来确保其效果的稳定和可复现。这种对科学严谨性的极致追求,让我对自己的研究有了全新的审视角度。在打磨学术海报的过程中,我也深刻理解到,科研工作不仅仅是提出一个新颖的构想,更需要将它打磨成一个稳定、可靠、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。
王蒙娜(空天学院2023级莫航班本科生):
本次活动中,最打动我的是一位日本学者提出的“月壤炼铝”设想——用月球土壤提取铝元素,作为火星火箭的燃料。他把看似科幻的命题拆成实验数据,一步步验证可行性。我第一次意识到,科研可以“异想天开”到这种程度,只要肯验证,就没有“离谱”的想法。此后我再面对自己那些“不成熟”的念头时,会先问“能不能算、能不能试”,而不是直接否定。整个行程中,对我而言最大的障碍是口语。前两天我几乎只用点头和微笑社交,第三天逼自己在海报前站满两小时,用磕磕绊绊的英语回答每个问题。慢慢地,我发现“听不懂”可以通过追问关键词解决,“说不清”可以画图、写公式,甚至直接掏手机翻译。当我不再把完美表达当成前提,沟通反而顺畅了。
潘子墨(空天学院2022级本科生):
作为一名本科生,我很高兴能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和科研探索带出校园,在国际会议上与他人交流碰撞。这次“助梦扬帆”项目是一个难得的机会,既能够接触到国际一流学术环境,近距离观察学术会议的运作方式,并亲身参与其中,又能体验当地民族文化。在参与会议议程的过程中,我印象最深刻的,是分会场中围绕“AI与航空航天融合”的主题报告。过去我主要从技术实现的角度理解人工智能的价值,而本次会议让我意识到,AI不仅仅是提高效率的工具,更是未来空天研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。看到其他学生和研究团队在深度学习、轨迹优化、智能感知等领域的实践与突破,我既感受到差距,也由衷受到鼓舞。这种压力感与激励感,是课堂教学所无法给予的。
本次“助梦扬帆”新加坡实践活动,既是一次学术探索的深化之旅,也是一次跨文化认知的拓展之旅。交大学子在多元体验中加深了对“AI赋能航空航天”的理解,展现了扎实的专业素养与开阔的国际视野。期待同学们以此为契机,在航空航天领域持续探索,为学科发展与国际合作注入新的活力。